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艺考知识 » 正文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

董其昌酒德颂书法(祝枝山赤壁赋书法作品欣赏)

 人参与  2023-05-12 09:44:42 11:28  分类 : 艺考知识  点这评论
董其昌酒德颂书法(祝枝山赤壁赋书法作品欣赏)

目录:

董其昌酒德颂书法

祝枝山赤壁赋书法作品欣赏

元书法

下列哪个不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
董其昌酒德颂书法

董其昌酒德颂书法

1、 内容摘要:董其昌行草书法长卷欣赏《酒德颂》绢本,纵25厘米,横247厘米,此卷书法用笔遒劲,布白疏朗。明末董思白书法图片19张。释文:酒德颂有大人先生者,以天地为一朝,万朝为须臾,日月为扃牖,八荒为庭衢。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暮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止则操卮执觚,动则挈?}提壶,唯酒是务,...

2、释文:酒德颂 有大人先生者,以天地为一朝,万朝为须臾,日月为扃牖,八荒为庭衢。行无辙迹,居无室庐,暮天席地,纵意所如。止则操卮执觚,动则挈?}提壶,唯酒是务,焉知其余? 有贵介公子,缙绅处士,闻吾风声,议其所以。乃奋袂攮襟,怒目切齿,陈说礼法,是非锋起。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,衔杯漱醪。奋髯箕踞,枕麴藉糟,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兀然而醉,豁(?U)尔而醒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,不觉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俯观万物,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;二豪侍侧焉,如蜾蠃之与螟蛉。 董其昌书於石湖山庄

祝枝山赤壁赋书法作品欣赏

祝枝山赤壁赋书法作品欣赏

1、 内容摘要: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书法长卷欣赏,弘治十五年(1502),祝允明43岁用金粟山藏经纸书写苏轼前后《赤壁赋》,纵31厘米,横1007厘米,上海博物馆藏。此卷为明代中期狂草书法的经典之作。笔势雄强,纵而不散,逸而能收;笔法刚健,蕴涵丰润,取法诸家。既有“二王”的遒爽,怀素、张...

2、此卷为明代中期狂草书法的经典之作。笔势雄强,纵而不散,逸而能收;笔法刚健,蕴涵丰润,取法诸家。既有“二王”的遒爽,怀素、张旭的豪纵,又有“宋四家”的潇洒和劲峭,更多自己的面貌跃然纸上。

3、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

4、于是饮酒乐甚,扣舷而歌之。歌曰:“桂棹兮兰桨,击空明兮溯流光。渺渺兮予怀,望美人兮天一方。”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;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苏子愀然,正襟危坐,而问客曰:“何为其然也?”客曰:“‘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’此非曹孟德之诗乎?西望夏口,东望武昌,山川相缪,郁乎苍苍,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,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,侣鱼虾而友麋鹿,驾一叶之扁舟,举匏樽以相属。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 江之无穷。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。”

元书法

元书法

1、 “书法”一词,约可分为两部分:书与法。书是文化,包含思想言辞、文艺作品;法是规则,含有更多礼序进退的度量。思想以天真烂漫来生成创造的动力,礼序将天地季节来当做行进的标识。因此,好的文艺作品往往兼具天真与老成、动与静、诗篇与音乐。

2、 我们自古重视童蒙教育,至后,则要求文章之外能通擅琴棋诗画。若琴有品格绰约,棋为道德纵横,诗可游思骋怀,画则寄想托情。虽各有彰显,实际皆是文化礼乐兼含其中。否则,便不成“美”。

3、 同样,学习书法,须从知识、技法、意趣、境界等处循序而行,达到可任意凸显其一又技趣相谐,浑若天成。不然,便不能为艺。艺术,定要在知识之上,有模仿与复制、重生的能力,在大自然的节律之中不断更新、择优,不断演进,因此才是有生命的。圣人所谓:举一反三,是为“教”。

4、 诗言志,歌永言。与后来私塾化而总结出的琴棋诗画、诗书画印等不同,最早六艺指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以“礼”为基础之基。音乐舞蹈诗歌包含在乐中(后人有因礼本生乐、且孔子定儒学六经包含《诗经》,而提出以“诗”代“乐”者),书学单为一种。从彼时书学就包括了汉字构成与书写艺术。其中的汉字部分,后又有专门的小学来做启蒙,分列六书及音韵、考据等。现代人接触最多的,约即《字典》与《说文》之类。其中的书写,渐至或艺或技,与学问也似做若即若离。故此,若要写好书法,必须从小学、文字钻研起,方可有所得。正如先知其然,再造其形状;而要学好书法,则必从六艺入手,旁涉广参,才可望有成。如同植树造林,非是一枝一叶的经营。所以,字结而成句,句合而成诗,诗中有思想则令人振奋,人若振奋则歌舞传播长久不倦。从字到歌,从古朴到昂扬,连通一致的,便是内里思想。立志学习的人,又怎可不从勤思善问开始,以描绘千里长风。

下列哪个不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
1、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,人们常挂在门口用来避邪、招宝。葫芦寓意着“创世”、“赐予”,是吉祥的象征,是驱妖除魔、辟邪镇宅的宝物。在民间,因为葫芦的谐音“福禄”、“护禄”,其茎称为“蔓”,又与“万”谐音,蔓带即“万代”,而且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,人们又以其象征子孙万代、多子多福。所以皆认为葫芦“福禄寿”齐全,人们常以其象征吉祥如意,是吉祥之物。

2、在我国少数民族中,一直存在着葫芦崇拜,有的认为葫芦是生殖的象征,有的认为“葫芦生人”,即人类起源于葫芦。如彝、白、苗族等都有这样的神话流传,奉葫芦为民族的保护神。著名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也与葫芦有关。有学者认为,盘古的盘字即葫芦,古义为开端。所谓“盘古”意即从葫芦中开始人类的繁衍。又据闻一多先生考证,人类的始祖伏羲、女娲亦为葫芦。因此,葫芦与人类孕育、生存息息相关。

3、葫芦是人类种植和利用最早的植物之一。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,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黄河流域就发现有过种植。葫芦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记载,葫芦是食和用并存的作物,象人们常说的瓢葫芦、长葫芦、葫芦瓜都是桌上的美味佳肴。其味甘可利尿消肿,丫腰葫芦、圆葫芦因其味苦,皮质硬,人们把其晒干后去皮来做容器,象水瓢、酒葫芦、油葫芦、药葫芦等,同时关于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,瓠”、“匏”、“壶”、“甘瓠”、“壶卢”、“蒲卢”均指葫芦。

4、神话中的太上老君用葫芦来装上他炼好的金丹,更增加了其神话意义。人类的智慧也造就了葫芦更多的用处,多个葫芦绑在一块制作葫芦筏,里面装上砂子,火药制成的火药葫芦等,铁拐李的葫芦不但漂洋过海,还内盛各种仙品,是人们美化葫芦的佳作。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

本文标签:葫芦  书法  人类  人们

<< 上一篇 下一篇:没有了!

  • 评论(
  • 赞助本站

赞助可口艺考网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相关文章

随机文章

标签列表

最近发表

    热门文章 | 最新文章 | 随机文章

最新留言

首页 艺考知识 院校 升学

Powered 可口艺考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:粤ICP备2022136924号-4 统计代码

全站搜索